2025年4月15日上午,中国金融学会2025年第一次秘书长办公会会议在中国人民银行新大楼召开。我校44118太阳成城集团李晓教授作为中国金融学会副秘书长参加了此次会议并进行发言。本次会议由中国金融学会秘书长、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丁志杰所长主持。中国金融学会学会秘书长单位、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以及学会秘书处等40多位嘉宾和代表参会。
本次会议通报了中国金融学会2024年工作总结,并对2025年工作计划进行了介绍。同时,学会各位副秘书长及专业委员会参会代表针对学会工作计划提出了各自的建议。李晓教授根据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要加强对新一届特朗普政府高额关税政策措施的更深层次的研究。李晓教授指出,第二届特朗普的高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体系的冲击是颠覆性的,但这不过是特朗普政府一系列颠覆国际经济体系及其秩序的第一弹,在高额关税措施之后,随之而来的即将是它对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巨大冲击。去年11月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米兰的发表的《重构全球贸易体系用户指南》,显示出新一届特朗普政府将在谋求缓解贸易均衡与货币金融均衡间政策冲突的过程中,利用高额关税作为“谈判手段”和撬动其他国家被迫进入其拟定的货币金融谈判进程的“杠杆”,并以此来解决所制造业生产能力提升、就业增加与所谓“美元高估”之间的矛盾,这无疑将在很大程度上重塑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其冲击和影响十分巨大,有必要关注和研究。第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着国际货币体系的可能变化,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和相关举措也应作出必要的调整,其核心问题是高度关注国内金融市场的深化发展,努力让以人民币标价的资产成为国际通用的金融商品。第三,应该强化有关金融史尤其是全球货币史、国际金融史的研究,形成由金融史、金融理论和金融政策等构成的高度体系化的研究课题组合。

中国金融学会于1950年8月经当时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成立,为从事金融研究的全国性学术团体,业务主管单位为中国人民银行。现任会长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现有团体会员单位39家,理事单位78家,专业委员会9个,常务理事52人,理事170人。学会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学术研讨会、调研、考察、培训、对外交流等活动,在推动金融理论、实务的研究和交流,宣传金融政策,普及金融知识,促进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良好实效。
